专访网易角色艺术家:一个好作品的创意价值是大于技术意义的
更新于 : 2023-10-11 17:19:16
大咖秀
1296
7
1

 

 

GGAC:恭喜YBZ大大入围世界渲染大赛TOP100获奖!向GGAC的粉丝介绍下自己吧!

 

YBZ:谢谢大家,我叫YBZ,目前在网易游戏工作,自己是一名角色制作。自己入行的经历比较有趣,我本科学的是工艺美术,后面又去读了建筑环境艺术的研究生,因为兴趣我一直有块绘图板,一直比较喜欢画角色与人物,读研时候就画了三年的板绘,最后通过校招来到网易这边,能来做游戏也算是惊喜与意外。

 

《蝙蝠侠大战超人》入围世界渲染大赛TOP100

 

 

GGAC: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您参加这次世界渲染大赛的呢?

 

YBZ:最早的时候是在B站刷到的这个挑战赛,后来就去油管以及discord上关注了这个频道,身边的同事也有参加的,这次的题目是“Boss Fight”,我觉得非常有趣,想着也参加一次试试看。

 

pwnisher的Discord官方频道

 

 

GGAC:能够分享一下您获奖作品的背后故事和创意灵感吗?

 

YBZ:从题目与参考文件来看,很容易能联想到非常多的题材,比如巨人、奥特曼、七龙珠中悟空大战猩猩贝吉塔(这个最后还真没看见有人做)等等,有非常多的游戏、影视与动画题材可供参考。所以一开始我就想做点与众不同的“Boss Fight”,与大家的作品类型区分开,在我看来,一个好的作品的创意价值是大于技术意义的。

 

我的创意点来自我们小时候与玩具互动的场景,比如我自己小时候经常会在脑中设定一个情景,拿着玩具互相对打,甚至自己与玩具对打。正好前不久刚看了“闪电侠”,觉得用“蝙蝠侠”与“超人”这两个人气角色显然更合理一些,在非常多的影视漫画作品有对战这一情节,比如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漫画“暗夜骑士归来”、“不义联盟”等。在两者所代表的"正义”发生冲突,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你是支持超人还是蝙蝠侠呢?不好意思,跑题了233。

 

 

 

GGAC:主要用了哪些软件呢?可以简单分享一下您的工作流程吗?

 

YBZ:因为我自己是做游戏的,所以整套制作还是常规的游戏开发管线流程,制作环节用到maya+zb+sp+blender,渲染是blender的eevee,剪辑后期有用到final cut pro+AE。

 

先说角色好了,整个渲染的管线是在我之前做的双城之战同人的那套材质下做了进一步调整,这套材质可以把手绘感与pbr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目标就是让渲染效果更接近绘画。

 

之前做的金克丝案例

 

在这个基础之上,主要就是添加蜘蛛侠平行宇宙系列的标志性元素:漫画点、线。

 

材质测试

 

效果也还行,因为时间比较紧,就不纠结细节了,后续在其他作品上再慢慢打磨吧。

 

然后就是场景了,因为我平时做的场景不多,所以还是稍微有点担心。不过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尤其第一版,灯光打完,整个调子还是比较舒服的,这时候就信心就比较足了。

 

 

然后在此基础上就是增加细节了,这里其实没有多少技术手段,主要是面片+透贴的方式,通过贴图给场景增加笔触细节,提升绘画感与艺术氛围。

 

 

场景的制作过程:基础灯光;手绘感增强;叠加漫画线

然后就是把角色加上动画与场景去做进一步适配,这里主要是一些灯光的细微调整。

 

 

在《蜘蛛侠:纵横宇宙》里经常会结合一些漫画的形式,我也想让这5s的无声视频有更多的画面动效来增加“听觉”感受,这里刚好可以把小孩在脑中想象的空间给进行具象化的展示,比如慢动作的过程中小孩想象自己就是超人,正在跟蝙蝠侠决斗,蝙蝠侠也可以增加更多的表情来体现童趣,最后打中背景的“BAM”来模拟声音,也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丰富内容,拓展这5秒钟的画面信息量。

 

 

 

GGAC: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否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

 

YBZ: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就是在这短短5s钟的时间里埋藏更多的彩蛋了。增加彩蛋一方面可以增加故事背景的真实感,另外随着这些细节的增加,可以增强画面的耐看程度,反复观看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

 

首先整个创意的来源是蝙蝠侠大战超人,最直观的你可以看到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的海报,然后左上角我还放了《不义联盟》的漫画封面,也是蝙蝠侠与超人之间对立的故事情节。

 

右上角背景有大家最近看到电影《闪电侠》的海报与手办,值得一提的是海报里也包含蝙蝠侠与超人。这个大的三角结构在支撑画面构图的基础上也呼应主题。

 

 

当然提到蝙蝠侠也不可避免的提到小丑,坐山观虎斗显然是小丑乐意做的事,所以在书桌前我摆放了一个悠闲的小丑,来增加更多的故事感。

 

值得一提的时,在“超人”击中“蝙蝠侠”的一瞬间,小丑与闪电侠还闪亮了不同的符号,来体现两者的情绪,以此增加更多的情节与想象空间。

 

 

然后就是一些无关主题的彩蛋了,这部分内容也来回替换了好几版。比如我非常喜欢碧梨的音乐,所以也加入了一些卡通化碧梨的海报,跟我的一位蝙蝠侠终极爱好者好友要了两幅速写(可能就出现了1-2帧233)。最后就是另外一位“黑暗”象征者了,在书架上还放了星球大战的重要角色达斯·维达,也算是呼应黑暗骑士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画面看不到的彩蛋,小孩下面那本书,其实我放的是非常经典的《蝙蝠侠暗夜骑士归来》,电脑上还播放着同名动画。

 

 

最后一个隐藏的彩蛋就是构图了,在最后几帧“超人”与“蝙蝠侠”分别占在不同的灯光环境之中,蝙蝠侠是黑暗骑士,理应在夜晚的蓝调的月光之中,超人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主体被黄色的“日光”照射。

 

 

当然,最后一个彩蛋只是巧合,不要当真。(傻笑)

 

 

GGAC:能够分享下您未来的创作方向或目标嘛?

 

YBZ:暂时还是以这种绘画感的风格化为主,除了双城以及平行宇宙,后续还想尝试更多不一样的绘画风格,比如偏油画一点或者水彩一点,等等,做一些更有趣的实验吧。

 

 

GGAC:有没有对您影响比较大的艺术作品或者艺术家?为什么?

 

YBZ:近几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三部作品:

1.爱,死亡与机器人第一季的《证人》 2.双城之战  3.蜘蛛侠平行宇宙系列

艺术家的话必然是阿尔贝托·米尔戈,《证人》与《吉巴罗》的导演,蜘蛛侠平行宇宙前期的艺术总监。基本上他的作品我都会反复观摩分析,也非常感谢有这样一群艺术家在做着更多风格化的尝试,近些年个人感觉欧美影视作品已经开始往风格化的方向做更多的探索,比如今年还有《忍者神龟》,也是非常有趣的美术风格。艺术就应该百花齐放,而不是千篇一律。

 

 

GGAC:很高兴您能够在G站分享作品,欢迎来多多上传作品!分享下在G站刷图的感受叭~

 

YBZ:G站,作为国内最专业的数字分享平台,在用户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色。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在这个平台上寻找灵感,同时和各类艺术家进行作品的分享和讨论。G站还定期举办专业赛事,这在整个CG圈子里备受关注。我个人认为,不论是从平台体验还是专业度上看,G站都表现得相当出色,也希望G站能够持续为国内艺术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谢谢你们。

 

 

想要了解YBZ老师更多精彩作品的小伙伴

点击就可直达老师主页

 

GGAC官方
中国
标签:
7
2
举报
全部评论 1
230540727

很多技术可能在未来会被AI学习,甚至快速取代人类的工作,但是创意不等于工作,那是自由想象力的发挥

1年前
回复 0
1